回顾这批球员,单靠“未来可期”无法支撑这一格局,他们已经开始实现突破。例如表现突出的王俊杰将在下赛季重返旧金山大学,上季场均取得6.2分+3.3篮板,虽非NCAA顶级水平,却绝对有过硬实力。与他在美国的队友之一赵维伦将同在一支NCAA球队合作,相互配合,或许能成为主力球员。
另外,正在西雅图大学积极表现的淡厚然,场均11分钟上场时间,50.7%命中率,备受球队重视。尽管知名度尚不高,但这些数据显示:机会已握在手中,关键在于如何把握。
还有两位低调却实力强劲的球员:杨竣熙和郇斯楠。他们都获得了蔡崇信篮球奖学金,其中一个曾在高中单场狂砍44分,另一则收到普度大学、阿拉巴马大学、佛罗里达大学的邀请函。他们不只是“潜力股”,而是即将爆发的“重要人才”。
总结来看,10人留洋、8人扎根美国,展示出了中国男篮的雄心壮志。与曾称霸亚洲的澳大利亚相比,中国男篮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。这次行动不是依赖个别英雄,而是一整代人的共同努力。正是这种集体外派的背后,延续了中国男篮的强势姿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波留洋浪潮中,许多人自愿放弃国内优厚条件,选择从零开始。他们并非简单“追梦”,而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男篮的实力。
或许暂时看不到完整成果,但势头已经形成:中国男篮的“留洋军团”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,而是由实打实的球员共同努力、逐步展现成果。
迄今为止,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的表现已经引起广泛关注。此前一直被视作“人才荒”,如今灵魂人物都纷纷远赴国外。当他们重返祖国时,必将踌躇满志,各具特色。
综上所述,这不是简单的“海外留洋”,而是一场系统化的“人才输送”。待这些球员归来时,他们将带着一代人的力量,引领整个亚洲篮球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