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7次罚球对2次罚球”,外媒《myNews》在报道中国男篮对阵韩国的1/4决赛时,特意强调了这样一组悬殊的数据,而执法那场比赛的伊拉克裁判艾哈迈德·阿里·亚辛,如今将再度执法中国男篮与新西兰的半决赛,这一消息让不少球迷担心“争议哨”会再次出现。
在中韩1/4决赛第三节,中国队一度领先18分的情况下,比赛节奏突然因吹罚发生变化。据外媒记录,韩国队在6分44秒内连续获得17次罚球,而中国队在随后的10分钟里仅得到2次罚球机会。这样的差距不仅让场边观众发出质疑,赵睿在比赛中也曾因对吹罚不满被裁判提醒,郭士强指导更是多次走到场边与裁判沟通,这些场景都被镜头记录下来,成为赛后讨论的焦点。
中国男篮与新西兰的半决赛,本身就存在实力差距。新西兰世界排名第22位,中国男篮排名第30位,从过往交手记录和球队状态来看,新西兰的身体对抗和团队配合都具备一定优势,中国男篮要实现下克上,需要打出更高效的进攻和更严密的防守。而裁判的吹罚尺度,往往会直接影响球队的战术选择——若吹罚偏向严格,可能会限制中国男篮内线球员的对抗;若尺度宽松,新西兰的身体优势可能会进一步放大。
目前中国男篮的处境十分关键,赢下这场比赛就能直接站上亚洲杯领奖台,完成赛前制定的目标之一;若输掉比赛,则需要通过3-4名排位赛争夺领奖资格。在这样的关键节点遇到有争议记录的裁判,球队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,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组,都需要保持冷静,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本身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吹罚带来的影响。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